苏州市文明单位创建总结
震川高级中学于1997年创办,以明代散文家、昆山先贤归有光之别号命名。1998年建成江苏省重点高中,2003年转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,2004年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。
建校十二年来,学校在“科学发展观”的指导下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,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,以“真恒”为校训,坚持“以人为本,质量为先,管理为基,人文为重”的办学理念,形成了“敬业、奉献、实干、创新”的教风、“爱校、勤奋、踏实、进取”的学风和“团结、进取、务实、创新”的校风。
学校工作在改革中促发展,在发展中求提高,在提高中显水平,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稳步提升,高考本一录取率稳定在30%左右,本二录取率稳定在55%左右,本科录取率稳定在90%左右,百余位学生被以清华、北大为代表的全国十大名校录取,有两位学生先后获得“李政道奖学金”。
“十年磨一剑”,震川高级中学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,学校先后获得“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”、“江苏省学校卫生先进集体”、“江苏省贯彻体育卫生两个《条例》先进学校”、“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”、“江苏省模范学校”、“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”、“江苏省绿色学校”、“江苏省体育教育先进学校”、“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”、“苏州市文明单位”、“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”、“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”、“苏州市优秀巾帼文明示范岗(英语组)”、“苏州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”、“苏州市青年文明号”、“苏州市田径传统学校”、“苏州市十大优秀校园网站”、“苏州市年度爱国卫生先进集体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目前,学校正向着“高质量、有特色、现代化、苏州一流、江苏知名”的办学目标昂首前进。
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“科学发展观”,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推进我校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完善,推进我校环境更优美、校园更和谐、管理更规范、质量更优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,为此我校全体师生员工高度重视,积极参与,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具体工作,现总结如下:
一、目标具体,方向明确
我校致力于创建学生信任、家长放心、社会满意的平安、健康、和谐的文明校园,做到规章制度健全,组织机构完善,安全卫生设施达标,法制、安全和卫生意识增强。校园秩序井然、环境优美,建设“育人为本”的校园文化,校园文明程度提高。素质教育得到切实推进,研究性学习深入开展,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。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进一步提高,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巩固。杜绝校园违法犯罪事件和安全卫生事故,为昆山市创建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二、加强宣传,统一思想
1.征求意见,统一思想。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“实施和谐教育、创建文明校园”大讨论,让老师们出主意,献良策。组织全体学生开展“校园是我家,和谐靠大家”的主题教育活动。通过活动让全体师生明白创建文明单位是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,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,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努力把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同学的思想统一到“大家齐心协力,创建文明单位”上来。
2.加强舆论宣传,营造气氛。我校利用校园网站、宣传栏、板报等,营造创建气氛,营造适合我校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环境,同时给全体师生搭建施展才华、展示成果的和谐平台。
三、健全组织,完善制度
1.建立班子,统一指挥。为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,学校成立震川高级中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,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:
组 长:徐晓林
副组长:王志家 徐永琴 王卫忠
成 员:管文华 蔡建中 龚建中 钱福涛 谈颖 张月维
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。龚建中同志兼任创建办公室主任。
2.完善制度,提供保障。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是文明单位创建的保证。一是设施建设。重点抓好学校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完善。完善配套设施、电网建设、配置,防止发生火灾事故。加强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,完善校园内机动车的管理细则,杜绝校内交通事故的发生。继续完善食堂基础设施,确保食品卫生。继续加强与完善校园技术防范设备设施建设,重点部位安装报警器等技防设备。进一步优化校园监控系统,维护好校园CK系统,强化安全防范能力。二是制度建设。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建章立制工作,我校实行“校长负责制”,完善“全员聘用制”、“岗位责任制”,坚持校务公开,坚持民主管理学校,完善和规范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及各类安全预案,完善学校门卫来客来访登记、教师离校登记制度、学生请销假、食堂卫生、寄宿生管理、集体活动等管理规范,力争安全管理规章全覆盖。进一步完善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,完善特、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,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,落实相关的人员,防止事故的发生,把事故预防在萌芽状态,为创建文明单位提供有力保障
四、突出重点,确保落实
1、突出德育工作。我校以德育工作为抓手,重点抓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。我们认真组织学生学习《中学生守则》、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、《震川中学九请规范》《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》,通过班主任例会、主题班会、学生文明监督岗、学生会纠察岗、青年教师文明监督岗等形式,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积极构建“全员参与、全面渗透、全程负责”的德育管理网络,形成了 “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、环境育人”的良好局面。变常规管理为管理常规,把管理规范变成学生内在需求,培养学生“自治、自理、自觉”行为。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,增强学生“自强、自立、自律”意识。我校无一学生有违法犯罪行为。震川学生的“基本文明、基本素质、基本道德”给社会各界留下了良好印象。
2、突出活动载体。学校积极参加精神文明结对共建活动,与青阳街道、青阳派出所结成共建单位,定期经常开展共建活动。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,如对灾区的捐助、红十字会组织的义务献血、各种扶贫帮困活动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、义务植树、科普宣传,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等,学校先后举行了“走进湘西”资助活动、“迎奥运、见行动”系列主题活动、“激扬青春,放飞梦想”十月歌会、“十佳宿舍”评比活动、“法制教育”主题月、“纪念12.9”系列活动,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。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,如“苏州市平安校园”创建、“苏州市文明单位” 创建、“苏州市和谐校园”创建、“苏州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”创建,均获得理想效果,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肯定。
3、突出学校文化建设。我校重视校园文化积淀,在学校发展的整体构架中,推进校园文化和校园特色建设,结合本校的实际和特点,加深校园文化的底蕴和内涵,以归有光先生生平事迹及其思想特色为载体,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教学,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厚底蕴的“震川”校园文化。
五、及时总结,查漏补缺。
在认真落实既定方案的基础上,我校将对照创建标准认真自检自评,总结取得的经验,发现存在的不足,对创建活动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予以宣传和表彰,对创建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及时整改和提高,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升新水平,迈上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