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忌讽齐王纳谏

2005-10-21

教学目的:

      1、了解《战国策》的有关知识。

      2、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、虚词及句式。

      3、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。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

    一、导语:

    唐朝名臣魏征曰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亡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,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;而劝谏能否奏效,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,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,使“良药”既“爽于口”,又“利于病”。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--邹忌。

   (板写标题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    二、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《战国策》。老师再用幻灯片投示出有关常识识,并请同学理解题意。如:

    讽: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。

    纳:接受,采纳。

    谏:规劝的话。

    2、本文选自《战国策》。《战国策》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,原作者不详,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,全书共33篇,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,其体列为国别体,全书共12策,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是一篇历史散文。

    三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。

    (一)初读课文,读准字音。学生通过初读,划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,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一遍。交流易读错的字:(投示)

      昳(yì)丽 朝(zhāo)服衣冠(guān)窥(kuī)镜

      期(jī)年 朝(cháo)于齐间(jiàn)进

    (二)再读课文,读清句读。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,理解字义、词义、句意,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。可让一学生读,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,然后一起纠正。

      如:

      1、   邹忌/修八尺/有余(×) 邹忌/修/八尺有余(√)

      2、   我/孰与城北徐公美?(×) 我孰与/城北徐公美?(√)

      3、   王之蔽/甚矣!(√) 王之/蔽甚矣!(×)

      4、   此/所谓战胜于朝廷。(×) 此所谓/战胜于朝廷。(√)

    (三)全班齐读课文。自主阅读,理解全文的大意,并整理出文章的重点字词句。

    四、小组合作学习,理解全文的大意,并整理出文章的重点字词句。然后全班交流学习成果。

      1、四人学习小组合作,边读课文边串译课文。

      2、小组派代表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质疑。

      3、投影展示文中需掌握的字词句,让学生进行抢答。

    五、课堂练习:课后练习三、四。

    六、布置作业:

      1、准确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      2、自愿组合,尝试分角色表演。

第二课时

    教学要点:引导学生赏析课文,重点探讨邹忌讽谏的艺术。

    一、学生表演,复习课文。

    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,师生共同评价。引出新课时的学习。

    二、引导学生赏析课文,重点探讨邹忌讽谏的艺术。

      1、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      2、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品味赏析:

    ①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。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?

    明确:邹忌向他的妻、妾与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。

    ②由于感情的不同,邹忌向他的妻、妾与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什么不同?揣摩各自语气的感情色彩。

    明确:他问妻子:“我孰与徐公美?”感情色彩是亲昵。他问妾:“吾孰与徐公美?”感情色彩是严肃。他问客:“吾与徐公孰美?”感情色彩是平淡。

    ③由于邹忌的妻、妾、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,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上有明显差异。有什么不同?请同学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。

    明确:其妻曰:“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君也!”感情色彩是由衷、热情。妾曰:“徐公何能及君也!”感情色彩是拘谨、勉强。客曰:“徐公不若君之美。”感情色彩是阿谀奉承。

    ④邹忌从他们的回答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?

    明确:与徐公比美发现自身受蒙蔽从而联想到国王可能被蒙蔽的情况。

    ⑤在讽谏齐王的过程中,邹忌采用了一种怎样的方式?

   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:由小到大,由我及王,类比推理,设喻论证。

    ⑥讽谏的结果如何?

    明确: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,立即发布政令,广开言路,悬赏求谏。从“初下君臣进谏,门庭若市”到“数月之后,时时而间进”,直到“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”,说明齐威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见,大家已无以可谏,无怪乎“燕、赵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”。

    ⑦由此可见邹忌讽谏效果奇佳,那么,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?

    引导学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方面去思考,为了帮助理解,可插入淳于髡    谏齐威王的小故事以说明齐王是勇于接受别人的意思,从谏如流的。在说明邹忌这方面的成功时,着重说明是比关他亲身所经历的以及生活小事这两点,综合以上得出结论:(写在幻灯片上)。

    为何成功

    邹忌(进谏者):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,现身说法,明白具体,说理深刻,委婉动听,使人易于接受。

    齐威王(纳谏者):开明,有作为的君主,从谏如流,闻过则喜,勇于改革。

    三、人物形象分析

    提问:从文中的人物言行中,可以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?试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形象。

    讨论明确:邹忌(善于见微知著,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,善于反思,具有良好的自觉自醒意识,巧于说辞……)

    齐王(善于纳谏,正视对错,以民为重)

    四、探究:

    学了此文后,从不同角度出发,我们有哪些体会?

    通过小组讨论,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,集思广益,可引导总结出如下几点:

    ①、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,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。

    ②、作为领导,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;不要偏听偏信,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,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,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,不犯或少犯错误。

    ③、作为领导,要有闻过则喜,从谏如流的胸襟和气度。

    ④、一个人,即使是普通公民,也应当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积极地提出意

    见及合理化建议,因为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

    ⑤、提出批评建议时,要考虑方式方法,选择恰当的语言、语气,抓住恰当的时机,便于别人接受采纳。

    五、拓宽延伸:

    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,还有哪些因为不注意进谏的方法而没有取得明显效果,甚至是因此而殒命的大臣?试再举一些例子。

    六、布置作业:

    1、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,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,运用譬喻的方法写一段话。不少于200字。

    话题设计:

    A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。

    B、讽谏长辈不要吸烟、酗酒。

    C、讽谏教师不要歧视后进生。

    D、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。

    (话题可根据学生实际,有针对性设计,也可以让同学们自行设计。)

2、 背诵课文,要求准确、精熟。     

3、 补全下列名句:

      ①、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(《国语》)

      ②、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(《资治通鉴》)

      ③、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(《老子》)

      ④、闻过即改,从谏如流(《贞观政要》)

      ⑤、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(《论语》)

      ⑥、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(《孔子家语上本》)

      ⑦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(《论语》)

      ⑧、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见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。(《资治通鉴》)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板书设计:

      邹忌讽齐王纳谏

      《战国策》

      善

      三比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思

      妻―――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私―――宫妇

      妾―――畏 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畏――― 臣

      客―――有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求―――四境之内

      三赏

      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变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大

      家 事          战胜于朝廷        国事


2019年3月30日 18:41
浏览量:0
网站首页    专项专题    廉洁文化    邹忌讽齐王纳谏
您当前位置:

栏目导航